所有的注塑机、压机、合模机都是该产品配套的对象,在欧洲一般半年至一年内就可收回成本,产品市场潜力巨大。产品几乎不耗电、无任何附属物产生、无日常的易损件更换,完全环保。
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比较
比较项目 | 传统卡压方式 | 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 |
夹压点位 | 夹压点少。一般只有四个,夹压力只作用在模具背板周边的夹压点上,而模具背板最需要工作夹紧力的中心部位却无夹紧力,工作过程中模具易变形。 | 夹压点多。模具背板与磁力吸盘的所有接触点都是夹紧点,特别是在模具背板的中心部位有很大的夹紧力,保证工作过程中模具的夹紧刚性。 |
夹压力的均匀性 | 不均匀。由于夹压点和压板的磨损,各夹压点的夹紧力不完全一致,造成模具安装造成的应力变形。 | 均匀。夹压点均匀布置在模具背板,形成一个夹紧力作用面,所有接触点的夹紧力都是完全一致的,完全避免模具安装造成的应力变形。 |
生产品质 | 由于夹压变形和模具背板中心部位无夹紧力,因此注塑产品一致性不好。 | 由于避免夹压变形,模具背板中心部位有均匀夹紧力,因此注塑产品一致性好。 |
模具的适用性 | 适用性不好。不管模具的大小,由于夹紧点是固定的,因此模具背板均要求做成同样规格,浪费且适应性差。压板位置影响模具外围管路的安装。 | 适用性好。不需要固定尺寸的模具背板,甚至可以装夹比机器模板大的模具,适用更广。不需要占用模具外围任何注塑机空间。 |
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| 由于夹紧和工作中模具的变形,模具寿命将缩短。 | 由于夹紧和工作中模具的无变形,模具寿命将延长。 |
换模工人数 | 一般需要2人或更多人完成换模 | 1人可完成换模 |
换模时间 | 根据机台大小一般在30分钟到2小时 | 根据机台大小可节省时间20分钟到90分钟。 |
单纯从节省时间考虑,每天节省的换模时间超过五分之一(也就是平均换模二次以上),相当于两年内节省一台注塑机。如果考虑人工、维修保养等因素,实际节省更多。 |
比较项目 | 液压换模系统 | 电控永磁快速换模系统 |
安全性 | 夹压和工作过程中的夹紧力不能定量反应,没有人知道各夹压点到底有多大的夹紧力作用到模板上。 | 能实时反映夹紧力的大小,在模具工作不正常时提前停机报警,工作过程不用电,不受停电影响。 |
可靠性 | 液压系统经常需要维修和更换液压部件,油路易堵塞,液压压板易磨损,夹紧自锁后,压板有时打不开而影响卸除模具。工作状态无任何反馈信号,无法保证工作的可靠性。 | 无任何运动部件且工作中不用电,因此无任何易损部件,无须维护。工作过程中有实时反馈信号检测工作是否正常,可保证工作的可靠性。 |
夹压点位 | 夹压点少。 | 夹压点多。 |
一般只有四个,夹压力只作用在模具背板周边的夹压点上,而模具背板最需要工作夹紧力的中心部位却无夹紧力,工作过程中模具易变形。 | 模具背板与磁力吸盘的所有接触点都是夹紧点,特别是在模具背板的中心部位有很大的夹紧力,保证工作过程中模具的夹紧刚性。 | |
夹压力的均匀性 | 不均匀。 | 均匀。 |
由于夹压点和压板的磨损,各夹压点的夹紧力不完全一致,造成模具安装造成的应力变形。 | 夹压点均匀布置在模具背板,形成一个夹紧力作用面,所有接触点的夹紧力都是完全一致的,完全避免模具安装造成的应力变形。 | |
生产品质 | 由于夹压变形和模具背板中心部位无夹紧力,因此注塑产品一致性不好 | 由于避免夹压变形,模具背板中心部位有均匀夹紧力,因此注塑产品一致性好 |
模具的适用性 | 适用性不好。不管模具的大小,由于夹紧点是固定的,因此模具背板均要求做成同样规格,浪费且适应性差。液压压板位置影响模具外围管路的安装 | 适用性好。不需要固定尺寸的模具背板,甚至可以装夹比机器模板大的模具,适用更广。不需要占用模具外围任何注塑机空间。 |
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| 由于夹紧和工作中模具的变形,模具寿命将缩短 | 由于夹紧和工作中模具的无变形,模具寿命将延长 |
装夹时间 | 每个卡压点平均需要2至10分钟,至少8个卡压点。 | 总共才需要0.3至2秒 |
人工 | 至少需要2人以上 | 只需一人就可完成 |
生产现场的清洁程度 | 不好。经常漏油,需要人工清理 | 好。无任何泄漏无需人工清洁 |
节能性 | 不好。液压油泵须长期工作,耗能大 | 好。工作过程中不消耗任何能源 |